本课题组研究项目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日期:2012-11-30 点击数: 来源 :
201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推荐申报、评审工作已结束,本课题组研究项目“连续螺旋折流板和纵向波纹内翅片管壳式换热器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主要完成人为:王秋旺教授、曾敏副教授、张剑飞博士、罗来勤高工、陈贵冬博士和马挺博士。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教育部批准,予以公布。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推广类)和专利奖。自然科学奖为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技术发明奖为利用自然规律首创的科学技术成果;科技进步奖为自然科学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专利奖为专利技术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
该项目历时10余年,采用传热学基本原理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管壳式换热器壳侧和管侧高效的强化传热理论及相关的技术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传热显著强化的物理机制,发明了高效可靠的壳侧连续螺旋折流板和管侧纵向波纹内翅片强化传热技术,开发了系列新型管壳式换热器,并实现了产业化。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66篇,SCI收录21篇,EI收录47篇,他引215次(其中SCI他引60次)。与研究成果紧密相关的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结题时被评为"特优或优秀",由于研究成果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被应邀在7次国际会议上和6次国内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报告。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概念的提出者及专利发明人Stehlik 教授评价为:"(该项目)提出了连续螺旋折流板、单壳程组合螺旋折流板和多壳程组合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将给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带来深远的影响"。该项目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结论为:"在连续螺旋、多壳程和纵向波纹内翅片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形成了系列相关核心专利技术及相关设计方法,并转化为产品,得到了工程应用。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项目开发的系列新型换热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制碱行业等10余家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交大新闻网链接